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基本的办学模式,为培养“精养殖、懂装备、晓信息”的水产工匠,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在省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等统筹指导下,由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通威农发)、国家“双一流”“211工程”本科学校四川农业大学、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简称:成都农职院)牵头,发起成立国家智慧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全国首家通威产业学院,推动教育全面服务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一)创新合作机制,搭建产教融合协同平台
图1 产教融合协同平台管理模式
1.引领水产业现代化,成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汇聚智慧渔业行业产教资源,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由通威农发、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农职院牵头,联合智慧农业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推广机构、上下游企业等125家单位成立了国家智慧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简称行业共同体)。通过共建理事会,按照“协同共建+高效运行+全程参与+动态优化”运行模式,为渔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充分高效的技术、人才支撑。
2.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成都农职院与通威农发牵头共建通威产业学院,在行业共同体理事会的领导下,产业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重大事项由院务委员会决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由党支部委员会负责。下设教学部、研发部、培训部、创新创业中心、行政办公室五大职能部门,全面落实产业学院的各项机制、流程,确保产业学院高效运行。
3.健全运行反馈机制,保障共同体精准高效推进
深入剖析行业共同体各方优势和利益诉求,制定工作推进、人才共育、人员互聘、资源开放、利益共享、目标考核等融合互促机制。通过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用信息化管理云平台采集、统计和分析信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和服务产业目标,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改善。
(二)对接产业需求,共建产教融合“五金”资源
1.政行校企合作,建设一流的产教融合“金”专业
通威产业学院针对水产行业发展中的岗位能力要求不断迭代所形成的用工需求与学校培养人才不匹配的问题,开设水产养殖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4个专业,统筹协调通威合作院校开展专业调整,以“金”专业建设全面支撑行业企业发展。
2.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一流的产教融合“金”基地
聚焦渔业养殖、渔业生产、渔业检测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建成集教学科研、“四新”示范、成果转化、社会培训、研学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渔业科研与实训中心,建有农业部水产畜禽营养与健康养殖等3个实验室,设施渔业工程等10个研究所,智慧渔业养殖等5个实训基地,为智慧渔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了平台支撑。
3.深度跟岗挖掘,建设“金”课程开发“金”教材
对接智慧渔业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岗位标准、人才标准,建设校企合作“金”课程,开发产教融合“金”教材。与通威农发等公司,深挖岗位需求,构建技能图谱,改造《水产养殖综合与创新实践》等课程13门,开发《智慧渔业养殖》等校企合作数字化教材12本、典型生产实践项目8个,开发《养殖水环境化学与水质管理技术》等培训指导书19本,培训水产养殖人员近万人次。
4.人员双向流动,打造一流的产教融合“金”师资
针对教师产业经验缺乏、老化的问题,一方面,从企业直接聘请成熟的技术能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岗位技术人员26人担任全职、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建立校企双向流动“旋转门”制度、共建通威“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学校选派42人次教师长期到企业驻点参与生产与研发。
(三)培养水产工匠,助力智慧渔业创新发展
1.构建“五对接、两循环、三指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智慧渔业人才为目标,以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构建“五对接、两循环、三指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五对接”即学习与生产对接、教学和科研对接、知识和技能对接、课堂和农场对接、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培养对接;“两循环”即“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二次循环上升;“三指导”即由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导师、辅导员配合完成学徒职业规划及学业指导。
“五对接、两循环、三指导”“工学交替,人才共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重构“校企双元育人,德智技一体化”课程体系
秉持“生产淡季校内筑基,生产旺季企业砺技”的原则,紧密契合学生的认知成长轨迹与企业生产周期,重构了集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于一体的互补型课程体系,实施第四、六学期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与校外生产岗位实习、专题提升课程的交替进行模式,形成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两次循环提升机制。打造了一个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又紧贴行业实际需求的“校企双元育人,德智技一体化”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体系
3.对接产教供需,服务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农职院与通威农发搭建了智慧渔业产教融合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发布智慧渔业市场报告4个、人才需求报告2个;发布渔业养殖、饲料加工等行业人才供需清单10个、技术供需清单23个,有效破解了联合体实体化运行难题。依托10余个创新研发平台,投入近2千万元,与成都农职院、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鱼类精准营养调控、新型饲料与蛋白源开发、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等产学研项目26项。
三、成果成效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培养水产养殖、设备操作、商务营销等智慧渔业人才23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近3年,学生在省级及以上“互联网+”、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84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2项。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13项。
(二)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助力通威农发通过“生产自动化、业务数字化、作业标准化”的标准化运营,探索不同养殖条件下的设施化、工厂化养殖模式,形成技术突破和规模、品牌效应,夯实了通威世界级水产龙头企业地位。校企共同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2项,研发水产新品种3个、国家新兽药认定2个。先后荣获包含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
(三)示范推广效应不断扩大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领导下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模式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了可复制、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学院在全国产教融合职教论坛、中国国际水产科技大会上多次分享“通威产业学院”建设经验。中国高职高专网、中国教育报、锦官新闻,四川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道30余次。教师赴多个国家开展交流和培训,影响扩大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四、经验总结
(一)探索了“1+1+1+N”产教融合新模式
针对渔业企业散、小、弱,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渔业融合不足的特点,在整合1个现代农业龙头企业、1所本科国家双一流院校、1所高职国家“双高”院校资源的基础上,牵头组建国家智慧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链接国内外N家智慧农业企业“抱团”发展,共同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探索了从“1+1”校企双主体合作模式深化为“1+1+1+N”多元主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新路径。
(二)形成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方法
依托“通威产业学院”,以学徒“在岗学习、岗位成才”为突破口,基于相同生产场景的岗位群构建水产专业核心课程群,通过“五结合”,立足真岗位、真任务、真环境、真科研,专业课程以水产动物繁殖、生长、疾病诊断与防治过程为主线,按“生产淡季校内筑基,生产旺季企业砺技”的原则,将热爱“三农”“知渔、懂渔、爱渔、兴渔”、劳动精神、科学思维等全方位融入课程群教学、校外生产实践、专题提升等,校企打造共挑“思政担”的立德树人共同体、共增“守渠力”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共打“攻坚战”的教学改革共同体,德智技一体化,提高课程育人成效。
(三)实践了产教融合平台下“五金”建设新路径
通过行业共同体及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一是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提高专业服务智慧渔业产业发展能力,打造“金专业”。二是校企协同研制知识图谱和技能图谱,将智慧渔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打造“金课程”。三是立足区域产业发展,承接通威合作研究项目,设立通威“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打造“金师资”。四是校企“真刀真枪”共建基于真实生产设备、真实工作场景和真实生产过程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打造“金基地”。五是校企合作共同建设课程,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材,将典型的企业案例作为学习项目编入教材内容,打造“金教材”。
【责任编辑:王琦】